巴哈伊信仰

全球巴哈伊社团的官方网站

巴哈伊信什么

巴哈欧拉及其圣约

阿博-都巴哈——完美典范

阿博都-巴哈的生平

1844年5月22日晚,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重要事件。巴布在伊朗的设拉子向世界宣告一个新宗教周期的开始。

同一天的午夜,一个新生命在德黑兰诞生。为纪念先父,巴哈欧拉给祂刚出生的儿子起名为阿巴斯。但后来,阿巴斯选择以阿博都-巴哈(意为“巴哈之仆”)自称,毕生为人类服务,成为人们眼中巴哈欧拉教义的活榜样和好典范。

童年

阿博都-巴哈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直到针对巴比信徒的残酷迫害爆发。作为最负声望的巴比信徒,巴哈欧拉的入监对祂的家庭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被囚期间,祂的须发乱蓬蓬的,颈项被沉重的枷锁磨得肿胀,身躯被铁锁压得弯曲——这景象在祂八岁儿子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1852年12月,巴哈欧拉在被囚四个月后获释,旋即与家人被从伊朗驱逐。这是他们与故土的永别。在前往巴格达的长路上,阿博都-巴哈被冻伤,并因与弟弟迈赫迪离别而十分悲伤。迈赫迪因为太过幼弱而无法加入这段极其艰苦的旅程。

抵达巴格达后不久,巴哈欧拉隐退库尔德斯坦山区长达两年。阿博都-巴哈再次经受苦痛别离。在挚爱的父亲离开期间,阿博都-巴哈将时间主要用于阅读和思索巴布的圣作

服务于巴哈欧拉

巴哈欧拉终于回来了。12岁的阿博都-巴哈喜不自胜。祂虽年幼却凭借直觉认识到父亲的地位。在随后几年里,祂成为巴哈欧拉的代表和秘书。

阿博都-巴哈年轻时的照片,拍摄于 1863 年至1868 年祂的父亲被流放到阿德里安堡期间。

祂保护父亲免受无谓干扰和恶意伤害,祂与智者和有学之士谈论他们关注的话题谈资,在父亲的信徒圈子以外赢得广泛尊敬。祂十几岁时写下的一篇评述,已显露出渊博的学识见解和出众的语言能力。流放期间,祂负责与当局进行各种协商。

在巴哈欧拉被最终流放阿卡后,阿博都-巴哈继续保护父亲,照顾父亲的信徒,照拂城里的病人和穷人,在关乎正义的事务上,与冷漠的狱卒、残忍的守卫和充满敌意的官员进行坚决的周旋。祂的慷慨精神、无私服务和对原则的坚守,为祂赢得相识之人的热爱,甚至最终感化了最铁石心肠的敌人。

圣约中心

巴哈欧拉在《至圣经》中与信徒订约:在祂离世后他们要转向阿博都-巴哈,“那上帝所属意者,那发自本亘古圣根之分枝”。阿博都-巴哈作为“圣约中心”的地位,在巴哈欧拉的遗嘱等其他文献中也得到确立。

巴哈欧拉离世后,阿博都-巴哈负责将其父亲的新生信仰传播到北美、欧洲等新地域。祂接见了源源不断的东西方朝圣者,与世界各地的巴哈伊和其他探寻者广泛通信,过着服务阿卡人民的模范生活。

同父异母弟弟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嫉妒阿博都-巴哈的影响力,试图削弱和篡夺阿博都-巴哈的权威。他企图在本就充满敌意的当权者心中激起对阿博都-巴哈的更多疑忌,此举最终导致多年来本已逐渐宽松的限制再次收紧。这些攻击虽给阿博都-巴哈及其忠诚信徒造成巨大伤害,却未能对巴哈伊社团的团结或巴哈伊信仰的传播造成长久损害。

西方之旅

早在1907年,阿博都-巴哈就开始将祂的家人搬到阿卡湾对面的海法市,祂在卡尔迈勒山脚修建了一座房子。1908年,奥斯曼帝国首都的动荡以青年土耳其革命告终。苏丹释放了奥斯曼帝国所有的宗教和政治囚犯。在经历了六十年的囚禁和流放后,阿博都-巴哈终于获得自由。

巴哈欧拉亲自指定在卡尔迈勒半山腰为巴布修建一座陵殿。这一工程虽历经艰难险阻却持续进行着。1909年3月,阿博都-巴哈终于得以将巴布的遗体安放在祂修建的陵殿中。

1910年,阿博都-巴哈从海法前往埃及,在那里住了一年时间,会见外交官、学者、宗教领袖和记者。1911年夏末,祂乘船前往欧洲,中途在法国小城托农莱班停留,然后继续到伦敦。

1911年9月10日,在伦敦城市教堂(City Temple)的讲坛上,阿博都-巴哈发表了祂人生中第一次公众演讲。祂在英国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活动,通过演说、会晤媒体人和私人晤谈来宣扬巴哈欧拉的教义以及这些教义如何应用于许多当代事务和问题。在伦敦和巴黎的那段日子,为祂接下来的所有旅行奠定了一种模式。

1912年春,阿博都-巴哈在美国和加拿大旅行了九个月。祂从一座城市辗转另一座城市,面向各类观众演讲,会见各个阶层和地位的人。1912年末,祂返回英国,1913年初到法国并前往德国、匈牙利和奥地利,5月返回埃及,12月5日抵达圣地。

1912 年,阿博都巴哈和祂的旅伴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

阿博都-巴哈的西方之旅极大地促进了巴哈欧拉教义的传播,以及巴哈伊社团在欧洲和北美洲的牢固建立。无论在欧洲还是北美,一些关注当代社会状况,致力于和平、女权、种族平等、社会改革和道德发展等问题的杰出人士,都对祂的到来表示欢迎和赞赏。

在旅行期间,阿博都-巴哈向人们传达的是:允诺已久的人类统一的时代已经来临。祂常常谈到,人类需要创造必要的社会环境和国际政治工具以建立和平。不到两年后,祂预言的一场席卷全球的冲突成为事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阿博都-巴哈与国外巴哈伊几乎完全失去联系。战争期间,祂努力照料周围人的物质和灵性需求,亲自组织大规模的农业耕作,使海法和阿卡各宗教背景的穷人免受饥荒之苦。1920年4月,祂因为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服务获得大不列颠帝国的爵士头衔。

战争期间,阿博都-巴哈写下祂任期内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致北美巴哈伊的十四封信,总称为《神圣计划书简集》。信中阐发向全世界传布巴哈伊教义所需的灵性品质、态度和实际行动。

晚年生活

晚年的阿博都-巴哈依然非常有活力。无论对于海法的巴哈伊社团,还是对这场蓬勃发展的国际运动,祂都像一位慈爱的父亲一样提供指引。祂的信件引导着全球同仁共同努力,建立巴哈伊社团的组织框架。此外,祂还通过与很多来圣地的朝圣者进行交流来为世界各地的信徒提供指引和鼓励。

1921 年 11 月,在海法举行的阿博都-巴哈的葬礼。

一万名来自不同宗教背景的哀悼者参加了祂的葬礼。

阿博都-巴哈于1921年11月28日逝世,享年77岁,各宗教背景的10,000名哀悼者参加了祂的葬礼。人们纷纷自发悼念这位可敬的人,人们称赞阿博都-巴哈为带领人类走向“真理之道”的圣人、“和平柱石”、“荣耀与伟大”的化身。

阿博都-巴哈的遗体被安放在卡尔迈勒山上巴布陵殿中的一个房间。

主题探索